9月5日,在安徽黃山召開的第二屆深空探測(天都)國際會議主論壇上,天問三號任務總設計師劉繼忠介紹,我國天問三號任務計劃在2028年前后實施兩次發射任務,實現火星樣品返回地球。
在科學研究方面,確立生命痕跡探尋為第一科學目標;在工程技術方面,將火面采樣、火面起飛上升、環火交會和行星保護作為關鍵技術,規劃13個階段,采取就位和遙感等探測方式,開展基于生命痕跡全鏈條要素的火星樣品研究和數據研究,保證樣品拿得回、科學有發現;在行星保護方面,切實履行國際公約,開展前向和返向行星防護,確保不污染火星、不污染地球,不破壞樣品的原始性。
劉繼忠介紹,天問三號任務將開展國際載荷合作、樣品和數據共享、未來規劃共同研究等3方面的國際合作。與全世界科學家聯合開展火星樣品和數據合作共享研究,聯合各國或科研機構開展火星科研站的使命與任務定義、需求分析、概念研究、實施方案設計及關鍵技術攻關等,共建火星家園。
(科軒)